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节(1 / 2)





  来到秦国已有一月,随着高炉的一个个建立,这地处河滩的“碓里”,很快成为附近有名的舂米产地,十里八乡甚至郡城,都有人络绎不绝前来背着麦粟前来舂谷,晚上亦有人排队。

  严江原想的很快村村会有“盗版”,人流会减少的事情并未发生,他询问了附近农户,为何不在自家里村修碓,这样便能剩下大多时间。

  那村民背着百斤的麦粒,小声说村里有几个大户倒是做出碓了,但要舂一斗要收取一升麦,实在舍不得,宁可多走些路,来碓里舂米,还能混口麦饭,洗浴热水。

  最近洗澡这个词在十里八村都非常流行,他们这些庶民极少洗澡,一是容易风寒感冒,二是舍不柴禾烧热水,基本只有出生或者死前才会清洗身躯,但感觉过一番劳累后的热水洗浴,他们便将这视为上等人才能经历的享受。

  更重要的是,这热水是免费的!如果不在舂完洗上一次,那岂非亏大了?也不必担心村人浪费,因为热水是不够太多人用的,大家都在排队,多打一桶水后边的人都是不许——这是严江定下的规矩,不排队的,立刻赶出去,再也不许进入碓里。

  如今每日来碓里的人日渐增加,严江觉得事情很严重,专门盖了一间大澡房,方便他们打水沐浴——天气渐渐冷了,真要染了伤寒他可没有抗生素药。

  可人多了之后,碓里的卫生便成了大问题,尤其是排队时久,有村人随地便溺,严江又在每个排队处修上公厕,不进去解决的,也一律罚麦一斗,举报便溺者可以得麦两升。

  这规定立杆见影,大家都瞪大眼睛看着别人,希望能有收获,一天之间,碓里洁净如新。

  陛下对此很满意,还叼起了一颗苜蓿种子,示意让仆人带路,它想飞去看苜蓿田。

  严江抚摸爱鸟,微笑完美:“今天有些不便,我包里的一些小麦种子了受潮,可能要发芽了,得快些挑出来种上,明天带你去看可好?”

  陛下点头同意了,它没什么兴趣看选种,于是自己去了武器仓库里验看。

  严江立刻去拿了一包麦种,放在水里泡上,在灯下认真挑捡起来。

  第10章 小麦

  为了不被陛下抓包,严江生生挑了一晚上小麦种子,直到天亮为止。

  哪怕天亮了也不敢睡,而是在反复确认陛下沉睡后,飞快回到了苜蓿田里——还没等他勘察,一只皮光水亮的大老虎就猛然扑来,将他压倒在地,大脑袋在人类身上蹭来蹭去,连尾巴都忍不住高高勾起来,愉快地像一只久久才见到主人的小猫咪。

  “花花别闹。”严江推开了毛茸茸大脑虎,小心地四下看一眼,按着对方宽阔的大鼻梁,苦口婆心道,“晚上陛下要来看到牧草田,你别在这玩了,去山里。”

  说着,他熟练地一指山林,做了个捕猎的手势。

  老虎默默地停止了撒娇,并立着粗大的爪子,漆黑的眼眸里满是失望地看着他——主人又要赶它走了。

  严江也很舍不得,花花又乖巧又听话,还主动给摸给撸,但是——他揉着老虎下巴,老虎立刻在他身边躺下,露出柔软的白肚皮,要主人从上到下撸,还挥了挥爪忸着身体挪近了一点。

  “但你要扑咬陛下啊,小陛那小身板,你一咬就没了。”严江抚摸着胖花花,“为什么你就是不听呢,每次我回来你都要咬它,我也是没办法,陛下看到你就不吃东西,再说你在外边也能活得很好……好啦,饿了来找我就是,记得避开人,不要晚上来。”

  老虎发出了委屈的咕噜声,但敌不过主人反复示意,只能垂头丧气地向山里走去。

  在老虎一步三回头的的视线里,他遗憾地赶走了花花,回味了一下花花皮毛的手感,可惜了好一会,这才起身来把老虎的脚印都掩盖了,这才沿着田地行走,看哪片土地合适种小麦。

  昨天为了骗过陛下,他泡了一大袋种子,泡发的麦种必须尽快种下,不然几天后就会发芽,只能拿来做麦芽糖了,这可是从伊朗带回来的麦种,拿来做糖他会哭的。

  做为最早各种小麦的地区之一,中东的麦种产量怎么都比先秦时的本地麦产量大,可惜路过伊朗时安息帝国正是战乱时期,自称万王之王的阿沙克一世即将死去,南北两方的自治领主们几乎打出了狗脑子,他没能去南方的海岸线边种植区了解种植要领,就带着苜蓿与麦种匆忙离开那里。

  他老家在川地,都是习惯种水稻,种麦只是听说过,但主粮对灌溉和肥料的要求肯定都是不可少的,绝对不可能如苜蓿那么轻巧。

  地是一定要翻的,肥是一定要施的,正好公厕修好了一段时间了,肥料也堆不少,可以兑水浇地——秋种宜早不宜迟,得尽快了,而翻地这事,还是要靠犁。

  对了,秦时并没有用农家肥的习惯,都是种地灌溉除草,倒是可以把这种技术传播出去。

  ……

  秋风萧瑟,十月底的深秋已经冷起来,一群衣衫单薄的庶民背着包袱扛着农具,有些畏惧地看着陇西郡城那高高的城墙,有的甚至打了个冷颤。

  “此地便是陇西,尔等自去报备,更换验传。”一名尉官叹息一声,“余下之事,便听天由命了。”

  “大兄能带我族一程,已是高义,大恩大德我陈氏铭记于心。”为首的中年男子深深一拜,与其告别。

  旁边的少女忍不住低声哭了起来:“阿父,我们该如何是好?”

  他们屯留陈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遇到如此突来横祸,百年前,陈氏先祖随晋静公迁入屯留,至此安居定业,赵魏韩三家分晋后,屯留便是韩国上党郡治下之地,直到二十多年前,秦国伐韩,要韩王割让连屯留在内的整个上党郡,韩国大败,应允割地,但却不想韩国上党郡守畏惧暴秦统治,竟然带城降赵,引赵国军队占据了上党,这便捅下天大搂子。

  秦国哪里甘心为他人做嫁,立时出兵伐赵,直接引发了秦赵长平之战,秦胜,坑杀四十万赵军,上党自然也归了秦国,为着这事,二十年来,秦国对上党之民百般苛刻,他陈氏家族也风雨飘摇,本以为这就是最苦的日子了,谁知还有更大的惨事。

  半年前,秦公子成蟜在屯留谋反,他们这些屯留人尽被牵连,罚没家产,流放陇西,若不是她家在秦军中还有一点人脉,能随着运粮队从渭河一道过来,怕是一家老小,大半都要死在路上。

  “先去更换验传吧,”那陈氏族长叹息一声,“否则若是被游缴拿住,又要吃苦头了。”

  一行人在城门口通报了验传,便县丞被拨给另外的乡啬夫,他们会在这里更换验传,修改户籍,至此,便是只能居于陇西,成为开荒的佣耕,若想出头,除非能在战场上挣下军功,否则他们陈氏,便世世代代沦落了。

  “正好,碓里需要一批新的佣耕,”管事的乡啬夫翻看着简牍,皱了一下眉,“你等带罪之身,就去……”他正要选一个偏远艰苦的地方,就见旁边一名威武将士走了过来。

  “乡啬夫,严里正需要一些佣耕。”那将士道。

  “校尉稍候,”听闻严江大名,这可是郡守眼前的红人,乡啬夫立刻换了一张简牍,“我这便选强健的派去。”

  “他想要一些读文辨字的,心思细密的。”那士伍接着道。

  乡啬夫顿时便卡了客,几乎想问这是不是为难我了,佣耕吃饱饭都难,哪那么容易有能识字的?

  就在这时,那少女眼前一亮,立刻道:“小女陈梦,习字多年,能写秦篆韩文,家中诸人也略懂文墨,愿为里正佣耕!”

  能在尉官治下耕作,也远好过开荒戍边,那可是边民之地,无衣无食,一个不小心便喂了野兽了。

  那将士左右看她一眼,再看了一眼乡啬夫。

  “哦,这是屯留来的罪民,刚到此地。”乡啬夫立刻道,“他们有氏有姓,想来是书读传家的。”

  在七国,有姓有氏的,那就算得上贵族了。大部分平民都只有一个名而已。

  “既如此,便随我来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