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5节(1 / 2)





  爹不在,娘受欺。

  柳守信只能自己想办法。

  科举改变命运。

  作者最近对明朝题材很感兴趣,所以想开一个坑,希望大家加个预收啊,么么叽~顺便把作者的专栏给收藏一下,保持现在的收藏数字挺久了,想稍微多一点。

  第115章 拍戏

  “卡!”

  这一幕拍完,导演张祁先鼓掌,在他的带动下,片场内也响起了阵阵掌声。

  导演一喊卡,苏绿一骨碌从椅子上跳起来,脸上一派愉悦的笑容,全然不见前一刻的沉稳镇静。

  “演的怎么样?”苏绿问同组的演员韦清,对方演的是电影里纪闻最忠心的狗腿子,两人对手戏不少。

  韦清无声地比了个赞的手势。

  演戏的好与坏,一般人是做不出太高深的评价的,说来说去无非三个字,不出戏。刚刚那一幕,苏绿扮演的纪闻连脸都没露,只说了短短一个字,但只从这一个字,就足以令观众浮想联翩了。

  准确地说,苏绿有一种惊人的能力——她进入角色的速度令人惊叹,最最重要的是,她只要坐在那里,所有人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苏绿就是纪闻,货真价实的纪闻,她的气场与纪闻这个角色的气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不容任何质疑。

  现场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去电影院看过《双城》的,导演张祁虽然没看过,但在投资方和身边老友推荐苏绿的时候,他就特意把《大医风华》和《双城》这两部苏绿的作品翻出来看了一遍,看过之后,他也大力赞同剧组邀请苏绿的决定。

  但在张祁的猜测中,苏绿入戏应该不会这么快。

  虽然好的演员任何角色都能驾驭,但演员们往往也有自己擅长的类型,《大医风华》里的景初、《双城》里的许焕和纪闻明显不是一种类型的角色,反差相当大。

  在殷绪剧本的设定中,纪闻是那种不动声色就能取人性命的奸佞,他的外表看上去比最正直的朝臣还要温和,但就是这么一个角色,却掌控着无数人的生杀大权,光是靠气场,他就能慑住所有人。

  所以张祁相当满意。

  他尤其满意苏绿的态度,拿了金兔影帝,所在的组合专辑又大卖之后,苏绿却一点也不傲气凌人,吃住都和剧组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拍戏的时候认真,不拍戏就缩在一边认真钻研剧本。

  张祁看过一次苏绿的笔记,不止剧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还有许多苏绿补充的有关太监的资料,她的认真程度就连编剧殷绪也吃了一惊。

  苏绿就这么安安静静在《当国》剧组待了下来。

  女尸案查到了颜太后头上,按理说,太后只要用权势压一压,这股妖风怎么也吹不到她头上,可惜女尸案背后似是有数道身影推波助澜,朝堂上下都知道了颜太后曾经做过的好事,民间更是议论纷纷,连三岁孩童都知晓了太后她老人家做过的好事。

  在太后的命令下,纪闻负责督办此事,杨衍则代表大臣们负责这起案件。

  这是《当国》剧本里杨纪二人的第一次交锋。

  导演张祁颇为兴奋地挥手:“开拍!”

  苏绿朝严泽的方向看了一眼,对方面色沉着,已是一副投入到剧本中的状态,从他身上,苏绿丝毫看不出那天借着酒意吐露心事的男人的影子。

  严泽说要放弃,他也做到了。

  这场戏里,扮演颜太后的汪曼、扮演纪闻的苏绿和扮演杨衍的严泽同时出现在镜头之中。

  颜太后先出声:“天下百姓均言我以妇人之身干政,蒙蔽皇儿,市井之中也出了现世武后的谣言,纪闻,你说,本宫是武后吗?”

  汪曼今年三十出头,却已在多部电影中磨练出了一身演技,她演的颜太后声势十足,锐利的眼眸直直冲着苏绿射来,嘴上说是市井谣言,可她的妆容、气势、口气,妥妥诠释了后宫干政四个大字。

  纪闻和杨衍一揖到底:“太后息怒。”

  硬的来过一遍了,颜太后又开始来软的,只见她双眸垂泪,大声痛呼:“先皇啊,你才去了多久,就有人欺侮我们孤儿寡母,我这些年为了秦家天下殚精竭虑,又骂我外戚干政,又骂我残害忠良,现在连杀人案都栽到我头上来了。”

  刚刚还是不怒自威的太后,撒起泼来又像是市井妇人,众所周知,这位颜太后庶女出身,文化水平确实不高,能混到现在这个位置,纯粹靠的是运气和心狠手辣。

  “纪闻,你负责督办此案。”

  在太后面前,恶人纪闻低垂着头,就像一只温顺的羊羔。

  “奴才遵旨,不过太后,御史周照上书参奴才办事不力,不知……”

  杨衍连忙出列,两个死对头颇有默契地看了对方一眼,视线随即分离。

  杨衍道:“周照上书乃是要查清旧案,此人一片忠心向天子,纪公公何必过于苛责?”

  纪闻并未应对他这句话,嘴角却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杨衍面色不变,心里却在盘算着纪闻笑意背后隐藏的意味。

  果然,颜太后问了,周照是哪个,杨衍答,周照是御史,专职工作就是弹劾人。

  颜太后听后却勃然大怒,原来这个周照不久前刚称赞过一部戏,这部戏讲的是大明宫姐妹争欢,最后反目成仇的故事。

  影射当朝太后,那还得了,可怜的周御史,他称赞的戏明明是女尸案之前在戏班子里演的,却被纪闻不动声色之间干掉了。

  要知道,周照是杨衍身后的人,杨衍身为首辅,却连一个小小的御史都护不住。

  回去的路上,纪闻与杨衍相遇了。

  一个称纪公公,一个称杨阁老,彼此之间态度和气,宛如多年老友,阳光打在两人脸上,杨衍后退,纪闻看着他的背影,平静的脸上忽然出现了一丝波澜。

  又一声卡,这一幕戏到此结束。

  纪闻胜了杨衍一局,周照的死引得朝堂上下对纪闻避之唯恐不及,杨衍却已经开始了他的蛰伏。

  年轻的纪闻和苍老的杨衍,他们均是权力战中的天才,纪闻手下积累了累累白骨,随着女尸案愈发鲜明的证据指向了颜太后,纪闻却顺势打倒了颜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