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6节(1 / 2)





  韩王穆岚看着干净,可朝中多的是阴谋论:三个王爷都下去了,可不就把他给显出来了么?他后头还杵着个陈家呢,便是他自己没那心思,谁知道陈家怎么想?

  除了四位王爷,连被圈着的吴王和许昌王都被拉出来念叨了一回。穆荇听的偏头痛都犯了,辍朝好几天才渐渐好转。

  就在这种纷扰中,秋收的时候也到了。沈安侯此时正在秀川的庄子里皱眉头:“今年的收成怎么这么差?”

  “今年天气热,雨水又少。”柳湘耐心解释:“其实也没您想的那么严重,只咱们种的甘蔗对水分的要求特别高,这才显得可怕些,那些种粮食的水田估计活命还是够的。”

  “这倒也是。”沈安侯点了点头,拧着的眉毛却没松开:“其他地方你可清楚?可有哪里特别干旱的?”

  “甘州和州听说都遭殃了,那边的山林不多,蓄水能力差,完全靠天吃饭。不过要是再这么赶下去,估计咱们蜀州和星州也好不到哪儿去,只希望老天爷给条活路,别真把人往死里逼吧。”

  沈安侯亦是沉重点头,将红薯玉米土豆的事儿交代下去:“这些东西的产量不错,而且比粮食耐旱,你们尽量多种一些。也不需要好地,随便山坡上开荒都能种,要是这天真不好,就是大伙儿的救命粮。”

  柳湘看他说的严肃,心里也打鼓:“您是说这天气真要坏?”

  沈安点点头:“我是这么觉得,不一定准,但咱们防患于未然吧。”

  他交代完柳湘,又悄悄见了回自己的好基友冉越大头领——这次不是他颠颠儿往山上跑,却是冉越自个儿听了消息来了庄子上。沈大老爷顺嘴和他提了存粮的事儿,又问了铁矿和煤矿的产量,冉越拍拍胸脯:“我们倒是运气好,那两个矿挺大的,如今手艺也在改进,不过按您说的,没再让人发现,都低调悠着。”

  沈安侯满意的点头,冉越便小声问他:“先生以前都让我们莫要张扬,如今却时刻叮嘱着,可是有什么事儿要发生?”

  沈安侯与他相识多年,知道他是个靠得住的,也小声与他解释:“京中大约是要乱一乱了,世家不安分,老天爷又降下灾祸,谁知道世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咱们好歹图个乱世里自保吧。”

  看冉越惊讶的眼光,沈安侯便笑:“你可是觉得天下太平,没可能说乱就乱?”他摇摇头:“圣人的位置坐的不稳,世家迟早要发难的。他们扶持各位王爷内讧,各州各府还能安生吗?天灾人祸呢,要是能立时平息的还好,要是拖久了……”他摇摇头:“谁不想要权利呢?你就确定你这儿是个世外桃源,无人打扰?”

  冉越惊了一阵子才平静下来,却是笑了:“我这儿自然是无人能打扰的,只这儿是您经营出来的地方,若是您想要我们出力,我们也是义不容辞。”

  果然是个明白人。沈安侯定定的看他一眼,与他握手:“要是真有那么一天,我可就不客气了。”

  沈大老爷在为天灾而担忧,穆荇也同样在担忧。只他没想那么深远,在看过各处奏报后便放下心来:“虽是歉收,倒没出现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的地方,百姓们亦有些存粮,安生过日子是没问题的。写个减免赋税的条子给相爷们,让中书省拟旨去吧。”

  沈汀应了喏,拿着书稿亲自去了,李相和陈相也是看惯了他跑腿的,接了条子开始议事。有小吏给他端水来让他歇歇脚,沈汀谢过后便在一旁坐了,随手翻了翻面前的书页。

  “那是钦天监刚送来的折子,你看就看,可别给翻乱了。”有书吏头也不抬的提醒了一句,沈汀笑着说好,眼神却慢慢凝重起来。

  钦天监的事儿多是鸡毛蒜皮还不怎么靠谱的,相爷们随意翻一翻做批示,很少会拿到圣人跟前。这一封也差不离,只说今年天气干旱,是太阳出现了异样——这在所有人看来都是句废话,可沈汀却突然有一种感觉,这是又有人要搞事儿了。

  和天狗食日是一样的啊,他在心中忍不住思附。太阳是什么?是代指帝王,如今没有了沈大老爷挡灾,世家会不会趁机逼着圣人下罪己诏?

  然后又是立太子,又是夺嫡。想到这个沈汀就头痛,只他面上却没露出分毫,一直安安静静的当个壁花陪着圣人办公,等下值回家了才把自己的猜测给说了出来。

  林菁一听就忍不住叹气:“你们老爷就防着世家又要闹事儿呢,要不是怕他们不怀好意的牵扯到咱们身上来,他又何须这时候将《三字经》拿出来?”

  沈汀身子一个激灵:“这是……?”

  “你就开始往外散吧,动静别太大了。”林菁抿嘴:“今年大约还能糊弄过去,明年的这时候若是还有天灾,只怕事儿就不能善了了。”

  看着小程氏跟着皱眉,林菁安抚:“你放心,我们都有应对的,实在不行,咱们撤出京城罢了。无论蜀州还是青州,哪边咱们去不得?总有个落脚的地儿呢。”

  小程氏轻轻点头,抚摸隆起来的腹部,只希望这动荡的日子来的晚一些,更晚一些。

  不出沈汀所料,钦天监的折子果然被提留出来说了一通,虽然不是大朝会上,也没让穆荇下不来台,可京城刚缓和一些的气氛又开始凝重。圣人哪里会愿意受到他们的胁迫?这次他没有选择妥协,而是奋起反抗——他要将国子监彻底收到手中,培养他的天子门生。

  听到这传闻的时候,沈大老爷刚踏上宣州的地界。因岑易走的急,老巴他们很是费了些功夫才重新将这一路给理顺了。不过如今萧家势弱,吴王被扣押在京城,他们倒是慢慢将人手渗透进去,不断扩张自己的力量。沈安侯都忍不住称赞:“你们可以啊,这才两年功夫吧,龙江上下都在你们的掌控之中了?”

  “掌控谈不上,不过想要送个人送个货的没问题。”老巴这几年倒是越发有劲头了,甚至敢和大老爷打趣几句。沈安侯便问他旱情的事儿:“宣州江州这一代应该情况还好吧?”

  “确实还好,尤其是现在到处都学您做了水车,靠着龙江的水源,没哪儿闹出打饥荒来,便是有难过日子的,也多是碰上了贪官污吏盘剥严重。”

  “那要是明年再旱呢?宣州可能扛得住?”

  “那就不好说了。”老巴有些迟疑:“一来看旱多久,旱成什么样子。二来呢,龙江里虽然有水,但没了雨水光靠浇灌,不说百姓多遭罪,庄稼只怕也扛不住啊。”水田水田,那真不是一天两桶水能解决的问题:“越是炎热干旱,地上的水干的也越快,只怕百姓们提水的速度赶不上庄稼生长的需求,最后白白浪费了劳力不说,能不能有收成还不一定呢。”

  这都是大实话,和沈安侯猜测的差不多,可惜他手头的三种作物也没多少良种,只怕是杯水车薪:“咱们尽量置些地,不一定要多肥沃,只要能打出水来的。”他将厚厚一沓的打深水井的方子交给老巴:“就当是救人做善事吧,便是用不上也不过浪费些钱财。”

  老巴郑重的收了,而沈安侯还要继续往东走。江州的楚峋,青州的楚楚岷,自家庄子上的大管事史明,还有琼州的孔墨竹,他尽量让所有人都提前做好安排,应对未来即将到来的灾害。

  并不是他想要危言耸听,而是那无比惊人的直觉在不停的提醒着他。连续许多天,他梦境中都出现了赤地千里,百姓易子而食的惨烈状况,那哀嚎悲鸣在折磨着他,让他不敢松懈分毫。

  等到腊月里回归京城,沈大老爷的形象几乎吓坏了所有人。林菁看着他就流下泪来:“你好好的怎么把自己折腾成个非洲难民了?”

  “太累了啊。”直到看到自家媳妇儿,沈安侯才总算从那焦虑中解脱出来,勉强扯出一个微笑,梳洗后便倒头睡了。林菁轻轻抚摸他消瘦的脸庞,心中除了无奈,还有一丝丝骄傲,这个男人一旦拼命,谁都没法能拦住。而他每一次拼命,都是为了他身后的人不受到伤害,为了更多的人能够活下来。

  第173章 沈萱

  等沈大老爷彻底恢复元气,已经是三天之后了。老太太看着长子虽然黑瘦了许多, 精神头却没差, 身子骨也不错,总算是放心下来,又忍不住劝道:“你如今年纪也不小了, 别总把自己当小伙儿使唤, 有什么都让下头人跑腿去, 自己悠着些。”

  也是这时候才有精神问起沈淑窈来:“你就把她一个小丫头丢在蜀州的庄子上?你可真够心大的。”老太太想想就觉得不妥, 可事儿都办了,也没法在这寒冬腊月里的将人接回来。沈安侯略心虚的摸了摸鼻子:“那边离他三叔不远,她玩够了柳湘就把他送到密州去。”

  沈攸两口子还算靠谱,老太太这才勉强点头,有好生训了他几句。沈安侯受教点头,一副老实的样子,看的老太太没脾气:“再有几天就过年了,好生在家歇着吧。”

  亲妈说好生歇着, 那就真歇着了。门房拜帖全都送一份赔礼给还回去, 说老爷身体不适,老太太和太太严禁他出门。便是楚舅舅那儿, 都是他老人家亲自跑了一趟,出门的时候脸色便十分不好。有人问起便摇头叹息:“安侯当自己是二十年前百无禁忌呐?知天命的人了,经不起折腾了。”

  同样来了一趟面色不好的是沈夫人的亲爹,前医博士林老爷。他回头就给沈家送了一堆的补药,听说还好生抓着女婿□□了一番, 说他不知爱惜自己的身体。林老爷还忧心忡忡的和自家儿子倒苦水:“沈侯爷可比你姐姐大出十岁呢,再不好生保养,以后让你姐姐年纪不大就守寡去吗?”

  这话被有心人听去,算是落实了沈大老爷身子骨儿不行了的流言。沈安侯听了哭笑不得:“我最多是有几分虚耗了,哪里有这么严重?”

  林菁不理他,盯着他将一碗药给干了,才给他塞了个蜜饯:“你就给我逞能吧,四十七岁的大叔!你是没伤身,可你伤了神懂不懂?还敢出去和那些老狐狸动脑子?发起头风病来痛不死你。”

  “我哪里有神经衰弱了?”沈安侯不耐烦:“我明明能吃能睡,无非是年纪大了点儿——可这也不是我能控制的事儿啊,你就因为这个嫌弃我了?”

  大夫人气的想打人:“精气神明白吗?精血,中气,元神,三者一损俱损。你前段时间思虑过度,已经是伤了元神了,好在不算太严重,我才想方设法给你进补调养呢。你少给我说有的没的,听不懂我的话也没关系,老老实实的吃药睡觉吧。”

  被夫人排揎了一顿的沈大老爷也没有不爽,反而笑嘻嘻:“我知道夫人这是疼我呢,我听话的很,你说什么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