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年代文里的大姐第73节(1 / 2)





  付大广对她这个西大的高材生还是很器重的,更何况林星还有一个有钱爸爸,瞧人家往外拿钱,多爽快,所以看到林星来了,很是热情,“林星,来尝尝我这儿的茶,茉莉花茶,听说女同志喜欢喝这个。”

  亲自把一杯茶放到林星跟前。

  “谢谢付厂长,付厂长,我来是请求您一件事。”

  “你说,只要我能办到,一定办。”

  林星开门见山,“我请求您同意成立芯片研发小组。”

  付大广顿时头大,“林星啊,不是我不支持,而是条件不允许,你也知道,咱们厂效益不好,没钱,拿什么搞研发?”

  其实厂子还没穷到那个地步,只不过他不想冒风险,安安稳稳的熬到退休不好吗,一把年纪还折腾啥子哟。

  其实付大广还有将近6年才退休,不过潜意识里,他已经把自己划到即将退休那一类人里了。

  人如果没了斗志,二十岁他就开始等退休。

  林星,“付厂长,市机械厂改制的事您听说了吧。”

  “听说了。”市机械厂这几年的效益不好,工人的工资发的都困难,最后不得不改制,搞经营承包,机械厂原厂长□□下台,工人也被下岗了不少,因为这个,不知道多少人骂□□,骂得□□都没脸出门。

  □□眼看着就要退休了,又来了这么一出,就这么一个污点,一辈子的功劳就全给抹了。

  “付厂长,说句不怕您生气的话,市机械厂的今天,就是咱们红星电子厂的明天。”

  还有一句林星没有说:今天的□□就是明天的付大广。

  付大广一下就愣住了,他还真没往这上面想。

  不过仔细一想,林星这话,话糙理不糙,还真是这么回事,红星电子厂,现在虽然比机械厂的效益稍好些,可也好不了多少,假以时日,可不就步了机械厂的后尘吗?

  他也步□□的后尘,被骂得出不了门。

  到时候他的老脸往哪儿搁!

  “付厂长,我给您分析分析,您也别当正事听,只当我是给您说书,工作之余解个闷,说的不对的地方,您只管批评。”

  付大广暗暗抹了一把汗,“你说。”

  “我知道您不愿意搞芯片开发,也是为了厂子考虑,怕搞砸了浪费工人的血汗钱,我最佩服您的就是这一点,一心为厂子,为工人着想。”

  付大广被戴了顶高帽,心里登时美滋滋,“挣钱不容易,可不就要花在刀刃上。”

  “我听说您十五岁就来咱们厂了,对咱们厂肯定感情特深。”

  “那是,我十五岁来厂里当学徒,唉哟那时候我师傅对我,要求那个严,学不会还挨打,头一个月,我被我师傅打的,走路都是瘸的,也多亏了他对我要求严,我们那一批进厂的,一共6个,最后就留下我一个,这可都是我师傅的功劳。”

  “我还听说70年您要搞技术革新,当时的李厂长不同意,您都跟他吵起来了。”

  “当时咱们厂技术落后,进行技术革新,工人省力,工厂省钱,产品质量也好,可李厂长说什么也不同意,我就跟他吵,吵的可凶了,他没吵过我,最后还是同意了,后来还专程感谢我,说我救了咱们厂,其实哪是我一个人的功劳,那都是大伙儿的功劳。”

  付大广沉浸在往日辉煌的回忆里,好一番感慨:虽说是大伙儿的功劳,可跟厂长吵架,却是他吵的,年轻时候的他,可真是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付厂长您以前是厂里的英雄,现在也是,带领我们披荆斩棘,一路向前。”

  付大广心里那叫一个舒坦,嘴上却谦虚道,“不行了,老喽。”

  “您可不老,在我们心里,您跟当年一样神勇,就说这次咱们厂里建集资房,不就是您拍的板,别的厂的厂长,哪个有这魄力和眼光,一提这些事,谁不对您翘大拇指。”

  年前,付大广拍板,给厂里建了一批集资房,这也算是开了工厂建家属楼的先例。

  其实这里头有付大广的私心,他小儿子要结婚,没房子,论资排辈,他儿子又轮不上,建好了集资房,他儿子就能有房结婚,小儿子搬出去了,他老两口也能住的舒坦些。

  这些私心,林星不说,只夸他的伟光正,付大广越发舒坦,“我也是看咱们厂,一些老工人,你说一家四代,挤到一个小屋里,转身都困难,辛苦一辈子了,连间好屋都住不上,分房分不上,咱就自己出钱建房,建好了房,起码能住的宽敞些不是。”

  “所以我说您心系职工,眼光长远呢,您岁数虽然比我们大,可您思想却年轻,敢干,在大伙儿的心里,您就是红星电子的定海神针,跟着您,我们心里踏实,永远不用担心被时代淘汰。”

  “不是我自夸,我跟你说,我年轻的时候,市里那几个领导,见了我直接就喊我‘付大胆’,说我胆子大,啥都敢干。”

  年轻的时候真好啊,就没他不敢干的,要给他长棍,天他都敢捅个大窟窿。

  “您是胆大心细,一心为厂,现在也一样,付厂长,您看芯片研发小组的事……”

  付大广正飘飘然,想也没想,“批了。”

  “谢谢付厂长,我就知道您会支持我们的,我这就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钱副所长。”

  林星怕付大广反悔,站起来赶紧跑了。

  付大广沉浸在往日的辉煌中,自我陶醉了一阵子,慢慢冷静下来,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咋感觉象是被忽悠了。

  付大广猛的一拍桌子,什么忽悠不忽悠的,这叫老夫聊发少年狂,为了不象老刘那样灰溜溜的下台,就再拼一把,成了,他光荣退场,败了,他也是改革创新的先锋,虽败犹荣。

  付大广把厂各级领导召集到一块儿开了个会,会上正式拍板成立芯片技术研发小组,组长郑多富,副组长钱俊海,组员由两个组长自己挑选。

  芯片技术研发小组就这么成立了,说起来,可不就是林星的功劳。

  林星笑道,“师傅,只要目的达到了,管他谁的功劳。”

  钱俊海也笑了,他这个得意弟子,不光能力出众,怕是背景也不简单,不过,只要出发点是好的,有背景反而是一种助力,要不然,靠他这样的平头百姓,再遇到个思想保守,不愿意冒一点风险的领导,搞芯片研发,怕是痴人说梦。

  钱俊海以为是林星有背景,然后上头对付大广施压,所以付大广才拍板成立研发小组。

  钱俊海是万万也没想到,这个研发小组,跟林星的家世背景一分钱的关系都没有,就是林星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忽悠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