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谢氏见闻录第18节(1 / 2)





  想到这儿,他便率先开口:“安娘,你这孩子,就是孝顺。这种罕见的植株,你又是在何处寻得的?”只希望安娘这孩子,能懂他话中之意。

  谢安娘自是没想到,这里竟还有人能认出延年草,毕竟,这种扔在路边,也不见得有人捡的普通小草模样,实在是延年草自身的一大保护色。这让她临时胡诌一道的想法,还没实施,就被掐灭。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个道理她自然知晓,她也没准备在人多口杂之地,将这延年草的奇特功效说出。本是准备寻得时机将礼物亲自送给大伯父,哪料竟会被叫到这里,还当场拆开了。

  她凝了凝神,杏眼清澈而明亮,扫了一眼众人,“大伯,这株延年草,是安娘一年前在城西花鸟巷中寻得的,您也知道,我自幼就喜欢侍弄些花花草草的,因而也时常去那里的流动摊上,去搜寻些花草带回来种。

  这株延年草,还是我买了株兰花附赠过来的。起初并不知它就是延年草,只是看它长得讨喜,便也悉心照顾着,还是无意中在书社翻了本旧藉,这才知晓了它的功效。”

  当然,谢安娘这话说得真真假假的,这株延年草是她在贺老的奇珍阁中得来的。可是贺老一向爱清净,想必是不愿有这么多人上门打扰,她便索性说成是城西花鸟巷中寻得的。

  反正,这城西花鸟巷中,她也偶尔会去,确实曾有人在那儿寻得过奇珍异草,她这也不算全是胡诌。再说,在那里摆摊的商贩,多数也是贫苦人家出来讨生计的,都不容易,她便顺水推舟一番,今日过后,那儿的生意怕是又能火热一阵。

  且不管众人信不信,这摆在明面上的说辞总算是合情合理,其它的事情他自然会妥善处理。反正让谢安娘出来的目的已达到,为了不多生事端,谢袭便想让赵氏带着谢安娘去女眷的那一桌。

  站在一旁的赵氏,脸上依然堆着得体的笑容,心底却已扭曲。往事浮上心头,当年的那人,何尝不是这么轻易便得了众人的追捧,得了他谢袭的青睐。她暗自握紧了拳,又望了眼满是欣慰的谢袭,心下更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她一双不带丝毫温度的眼,转而投注在谢安娘的脸上,这张脸,真是越看越碍眼呢!

  ☆、第28章 放下

  “这位公子,又如何能断定这便是延年草?”赵氏却是忍不住出声了。

  瞧那位公子的神态,似是与谢安娘颇为熟稔,他的目光频频从谢安娘身上扫过,倒像是对谢安娘感兴趣,可别又是一出讨佳人欢心的戏码!为了哄佳人开心,善意替佳人解围,从而胡编乱造个他们没听过的名字,再随意说上一通,倒是让众人信以为真了。

  这话倒也点醒了众人,毕竟,这草谁也没见过,谁也没听过,这要是被个后辈唬住了,岂不是老脸都没地方搁了,遂也不复先前的失态,只半信半疑的望着程恭。

  其实,赵氏这猜测却是与程恭的想法有着天壤之别。

  他之所以会一语道破,完全是因着太过震惊,要知道,献给睿王的那株延年草,当时可是号称世所罕见的,这才多久,三个月不到吧,他便又见识到了另一株延年草,能不震撼吗!

  再说,他会有那么好心给谢安娘解围?也不想想,这株草在睿王手中能安然无恙,那是睿王权势极重镇得住。试问有谁敢去撩老虎的胡须,又不是活腻了!

  可这延年草,在谢府可就是烫手山芋,兜不兜得住还很难说,一个不小心,她谢安娘便会惹祸上身,毕竟,谁也不嫌自己命长。

  他睨了眼赵氏,并不屑于接话,只是坐了下来,自顾自的小酌了一杯。装了一会儿谦谦公子,那是他高兴,并不代表他就是个谦逊的人。

  想他程恭在皇城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一出门准能引起一片尖叫,虽说是路人尖叫着逃跑。他可是皇城一霸,从来只有他质疑别人的份儿,哪像今日,竟在这商贾之家被个足不出户的妇人鄙视了,这要是传出去,他面子往哪儿搁!

  不待他出言为自己正声,自有人跳出来为他说话。

  只见坐在谢袭右手边的吴老头,很是不客气的开口:“弟妹,你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妇道人家,能懂什么!程子侄见多识广,他既然说是,那就必然是!”

  这小祖宗可不是那么好惹的,来头大着呢!连刺史大人都得好声好气招待的贵人,岂是一个商贾之家的妇人能招惹的。若不是他与谢袭有几分交情,也不会开这个口。

  谢袭也是个精明之人,见老大哥冲他打眼色,便知赵氏这是冲撞了不该冲撞之人。只是,这位公子面生的紧,起初吴老哥带这位公子进来之时,他只以为是吴老哥的远方子侄,还纳闷老吴家怎么还有这么俊一个年轻人,这要是往老吴家一站,准得是鹤立鸡群。

  他冲赵氏摆了摆手,故作粗声喝道:“男人说话,你一个妇道人家插什么嘴,还不快带着安娘进去。”

  赵氏却不知这是为了她好,只当谢袭是向着谢安娘,不让她当着众人的面揭穿,因此才让她在众人面前闹了个没脸,她若是就此进去,以后如何在下人面前立得起来,又如何能在圈子里抬得起头来。

  人若入了魔障,心便会被蒙蔽,再也听不进他人的劝说,只认可自己所认可的。

  赵氏此时也是听不进任何的劝,一心认为谢裴从来不会为她着想,哪怕是一丝半点!其实,他们夫妻数十载,哪怕是谢袭不曾对她生出过爱意,可亲情多少是有的,只是她从来不愿相信。

  此时此刻,她真的是恨不得撕了谢安娘那张相似度极高的脸,这样就再也没有人会来抢夺谢袭的目光了。

  忽的,从手心传来一阵痛意,却是让她清醒了不少。忍!这么多年她都忍过来了,难道还忍不了这一时半会儿吗!

  她暗自咬了咬牙,回到了屏风后,只觉在座的夫人,看她的目光都透着嘲笑,她们说的每一句话,背后都带着无尽的讽刺。

  谢安娘跟在赵氏后头,落座之时,只觉赵氏似是有点不大对劲,整个人都散发着令人不寒而栗的气息。她打起精神,暗自警醒着。

  赵氏的这种危险感,直到谢宛娘来了,才隐匿下去,这让谢安娘不由舒了口气,她找个了间隙,便出去外头透气了。

  至于谢宛娘俩口子为何会直到正席快开始才过来?这还得从谢安娘归还的那个檀木匣子说起。

  那日,谢宛娘想了又想,还是决定将匣子交给范易泽,她得骄傲不允许她未战先言败。

  岂料,范易泽从谢宛娘手中接过匣子,却并无半分惊讶,只是一脸平静,无悲无喜。自从成亲第二天,醒来看见躺在身旁的是谢宛娘后,他便知道,这一天的来临,只是早晚的问题。

  谢宛娘也讶异于他的沉默与接受,她甚至在那一刻,还幻想着他们俩以后的幸福时光。可一夜过后,她便知自己放心得太早。

  当天晚上,范易泽照例睡在书房,第二天却是怎么也叫不应,下人破门而入之时,才发现他呆坐在临窗的软塌下,吹了整整一宿的凉风,当天便染了伤寒,高烧不退。

  谢宛娘没日没夜的守在他床头,几天下来,整个人便消瘦了不少,原本还略显丰盈的脸颊,尖了不少,这可让赵氏够心疼的。

  今日谢袭的寿宴,谢宛娘本是打算礼到人不到的,这种情况,爹娘定也能体谅。奈何范易泽执意要撑着带病的身子,前来祝贺。

  走到半路,范易泽便咳嗽不止,还是谢宛娘在他面前难得强硬一回,绕道将人送至医馆,临时煎了贴药服下,这才又启程匆匆赶至谢府。

  范易泽落座不久,便因喉痒难耐,告了个罪往外头走去。

  这外出的两人,好巧不巧的在拱门处遇上了。

  谢安娘从石形拱门处穿过,沿着高墙,捡着阴凉的地儿走,缓解着涌上心头的浮躁,自从贺礼送出后,她一直心绪难宁,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安娘。”一声她熟悉的腔调从后面传来。

  谢安娘转过身,便见范易泽瘦削的身形,止在了一丈远处。

  “范大哥,你怎么也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