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7节(1 / 2)





  “小王啊,锦州要回来了。”

  “是,首长。”刚才那电话,小王也是听见了,老首长那激动的声音,要不是知道已经是半夜了,准得吼得整个大院都知道。

  “不行,我地找老大家的,让她把锦州的屋子收拾一下。”孟老爷子想着想着就要往门外走,小王赶忙把人扶住,嘴里一连声说道:“首长,锦州回来不还得要一个多月吗?”算算时间还得两个月。

  但不管是一个月还是两个月,现在准备屋子都够呛。

  孟老爷子也是被惊喜地,这么一会儿功夫,人也回过神来,顿时唉了一声,边叹气边往外走,想想又觉得不行,让人把电话搬进书房。一个个电话往老战友那边打过去,说是唠嗑,唠着唠着就打起嘴炮来。

  小王关了门出去,看到徐慧站在外面,忙打了声招呼。

  徐慧把手中的搪瓷杯递过去:“给老爷子热的牛/奶。”又压低了声音说道:“厨房里有面条,老爷子要是饿了,你来喊我。”

  小王应了是。

  只是两个人心里都知道,老爷子这些年很少吃夜宵,说是为了养生,即便真的有想

  吃的,小王作为警卫员手艺也是不错的那种。

  徐慧回到屋里,孟川流抖了抖手里的报纸,头也不抬地问道:“怎么这么晚?是爸那里有什么事情吗?”

  徐慧看了这个男人一眼,哪怕是下一刻就要关灯睡觉,身上的衣裳依然一丝不苟地穿着,她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去换了身松快的睡衣出来。

  孟川流没听到回答,放下报纸,看着徐慧皱了皱眉。

  徐慧默默地爬上/床,两个人之间隔着一个身位,就听得电灯啪地被关上,眼前的视野为之一暗。

  良久过后,黑暗中徐慧说道:“锦州要回来了。”她的声音有些发抖。

  在冗长的沉默后,孟川流轻轻拍了拍徐慧的肩膀。

  徐慧眼泪瞬间坠落。

  “不怪你。”孟川流闭目轻叹。

  呜咽声更大了,徐慧几次狠狠咬住嘴唇都没有办法止住,身体更是好几次颤抖地像是被电流击中一样。

  另一头,陈锦州放下电筒,怔怔发神。

  他很久没有听到外公这么高兴的笑声,那股喜悦通过电线和电波猛地传递到他的耳朵里面,这让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这些年的倔强和任性,是不是伤了外公的心。

  今天去见老叔公,从他口中得知外公前阵子晕倒被送去医院,当时都下了病危通知了,但从来没有人告诉他。就是刚才电话里,外公也是报喜不报忧,只对他愿意回京的喜悦,旁的一句也不曾说起。

  若非知道老叔公不会拿这事骗他,陈锦州几乎以为电话那头的人依然是那个能扛着他骑大马的人,毕竟有没有住院太好查证了。

  龚琪从外面进来,陈锦州正双手合十放在双腿上面。

  见到他,陈锦州神情严肃地说道:“我外公生病住院的事情,你知不知道?”他不相信龚家不会不知道。

  龚琪闻言放下手里的饭盒,同样严肃地搬来椅子坐在陈锦州对面。“孟老爷子当时就找到我们家里打招呼,不让我们告诉你。”

  “锦州,不是做兄弟的故意瞒着你。等我知道的时候,老爷子已经出院了。”龚家连龚琪都瞒着,龚琪能有什么办法。等他知道,一切事情都过去了,再说出来就更没有意义了。

  龚琪有一句话没有说,他没想到孟家那么多人会没有一个人告诉他。

  “孟海东他不知道……”像似知道龚琪心里在想什么,陈锦州一脸平静地说道。孟海东被培养地太正了,孟家很多事情都不会让他知道和插手。有些事情,多年前陈锦州都知道,可孟海东却是全然不知。

  陈锦州不好说孟家这样的做法对不对,好不好。

  但他不认为孟海东对于这件事情会不知道,而且以这个表哥的心性,他知道了的话,肯定会拉上自己。能让整个孟家守口如瓶的人,就跟让龚家选择保密一样,只有外公。

  ……

  下课的铃声响起,舒曼抱起教案从教室里出来。

  她走出去,就听到身后小孩子的欢呼声,脚步顿了顿,忍不住笑了起来。她也是学生过来的,哪怕老师再怎么喜欢,有她在场,这些学生们很难暴露真性情。

  舒曼教的是一、二年级的数学,不难但也不算容易。

  这个时候很少有什么幼儿园,大城市里是有的,但小地方上,哪里来的资源,一应读书上的事情,除了个别家中有教导过,大部分都是到学校后站在统一起跑线上开始的。从零开始,从无到有,也不是那么容易。

  舒曼觉得自己不算是个严厉的老师,但在课业上却也是有些较真。

  时间久了,竟是在学生面前也有了小小的威严。

  大概学生怕老师是天生的吧,哪怕她顶着张娃娃嫩脸。

  舒曼走向楼梯,她打算去找陶主任说同意出差的事情,这种事情哪怕有些交情,也不可能等着自己。

  舒曼怕夜长梦多,也不想给自己后悔的机会。

  她是下定决心回去面对舒家人,一直避而不见,时间久了也成为她心里的一道坎。可决心是下了,又怕自己到时候又反悔,索性断了自己犹豫的后路。

  迎面一个人从楼梯上面走下。

  舒曼和他撞了正着。

  “舒老师。”

  舒曼微微颔首:“赵老师。”

  从二楼上下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搬去了土家坡和涂小月成婚的赵成,在白玉英回上海后,学校里终于从临近的生产队里招来了两个临时代课老师,其中一个就是赵成。据说是土家坡的生产队队长推荐的,本来公社下的生产大队里有小学的就不多,赵成作为知青也好,老师也罢,的确有几分本事。

  陶主任考教过赵成的教书本事,自然就把人录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