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2节(1 / 2)





  一路拉着家常,不知不觉的很快走到了洛河旁,即江家田庄所在地。虽然这个社会没有塑料布,反季节蔬菜往往是权贵们的专属。但民间也不伐有能人,李大康便是其中之一。

  庄子里的三排青砖瓦房处在三十亩田的正中央,为防污染洛河水源以及灌溉方便,临河一侧种植着花果蔬菜。

  蔬菜田里有几座类似现代蔬菜大棚的青砖篷,篷上的油布和厚厚稻草席已被掀下来,透过粗粗的毛竹条,可以看到菜篷里面的蔬菜长势喜人,有些种类菜肆口都较少见。

  离河不远还有一小池塘,工匠挖了一条深水道,与洛河直接相连通,道口用竹网阻隔着,防止池塘里养的鱼溜跑了。

  另一侧则是圈养着一些家禽与牲畜,禽圈旁还有个小小的化粪池,用来发酵农家肥。其它的土地被道路隔成一块块的旱稻田,所产的米粮供给酒楼所用。

  田庄外围在不影响其它农户庄稼的位置处,种植着一棵棵杉树。好似形成了一圈围墙,整个农庄完全是纯绿色生态循环的模式。

  虽然江沛已从三牛的描述中把田庄的轮廓想像了出来,可亲眼看到时,还是欣喜万分,突然间喜欢上了这里的田园风光。

  俩孩子到了田庄后,挣脱掉江沛的手撒丫子往房舍处跑,他独自在外围绕了一圈后,才去寻大家。

  “汪~汪~汪”江沛被突然狂吠的两条大狗吓了一跳,没想到庄子里还养着狗看门护院。

  “阿灰,阿黑,那是我阿爹,不准咬,再凶不给你们骨头吃!”暖暖一见可爱的狗狗朝着自家阿爹滋着牙狂吠,立马叉着腰凶起狗来。

  “暖暖,过来,别站跟前!”尽管拴着绳子,可江沛还是怕它们突然挣脱攻击闺女,忙厉声制止。

  “七郎!阿灰,阿黑,他才是你们的主人。”李大康正陪着三牛在厅堂里说话,听到犬吠声,猜想是他那位越发出息的二舅子到了,快步走了出来。

  “姐夫!”两只狗被训斥后,摇摇尾巴乖乖的趴卧在木桩子旁,眯着眼打量着江沛。

  这两年江春花一家专注于田庄上的事情,虽然酒楼没有他们的红利,但那么大的庄子,所产除了供给酒楼与向朝廷交田赋外,剩余的会销到世面上,其中的四成红利是给了李大康的,剩下的兄弟三人各占两成,一年算下来也有不少银钱。

  第136章 私铸银钱(六)

  李大康每次见了这个二舅子, 都要感慨一番,好像自从在河堤上摔破脑袋后, 人变的稳重许多,起初丈母娘说他在府城做账房先生, 自己都不敢相信, 如今又这般造化, 不得不说有时候人是有其命数的。

  “快进屋歇歇, 三牛和大哥也在, 咱娘和弟妹去菜篷移菜苗去了。”李大康打断自己继续胡思乱想, 连忙带着江沛进了厅堂。

  三排房子最后一排是庄子里雇的帮工的住处, 第二排用来储藏粮食、临时存放蔬菜瓜果以及各种农具杂物的。

  第一排房舍修的明显比后两排宽敞, 里面的装饰的也比后两排花心思, 江家人用来自己居住。

  “大哥,三牛。清平和清乐呢?”这个季节庄子里非常忙碌,江大牛一家也随着李氏一起来此帮忙,这次从广陵回蒲阳, 清平就要成亲的事项。

  “俩人说日头出来了水暖和, 去河边捞田螺去了。”庄子临河又有池塘,吃鱼虾很方便,知道江沛他们来了,俩孩子特意跑河边摸田螺让大家尝尝鲜, 京城没有这东西卖。

  “阿爹,我要去找清平哥哥,暖暖也要抓鱼!”

  “你俩哥哥早跑的找不到人了, 河边草丛里有长虫,咬着你怎么办?等会阿爹带你去菜棚摘菜好不好。”

  现在河水是比较湍急的,岸边不是种着油菜就是草丛,蛇虫出没,江沛自然不放心她瞎跑。

  “可大姑丈说长虫怕人,不咬暖暖,还说给暖暖捉个长虫宝宝玩呢。是吧,大姑丈?”暖暖丝毫没被江沛的言语吓到,忽闪着漆黑大眼睛望着尴尬的李大康,等着他的肯定。

  江沛有些想抚额,这些人真不靠谱,兰香还总怪自己把女儿养成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幸亏是他来养,若是被其它亲戚扶养,能把天给戳个窟窿。

  “咳咳~,暖暖,姑丈说的是冬天长虫趴着不动弹,现在是春天,它们睡醒了就会咬人没法捉。等会咱们去找小姑丈好不好,他正和弟弟们一起放风筝呢。”

  李大康被父女俩人看的招架不住,连忙把话圆回来。最终暖暖小大人似的无奈的点点头。

  …………

  “娘,怎么不歇着呢,这些活计让帮工做就好了,搬把凳子在门口晒太阳,和他们拉拉家常。”尽管李氏看着身体康健,精神头足,可毕竟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了,在菜棚弯腰摘菜事后肯定腰酸背痛。

  “在城里整日闲的发慌,回老家摸着菜苗心里都舒坦的很。”这些年李氏跟着儿子们在蒲阳城,孩子们孝顺,兄弟三人也不像以往那样起龃龉,心宽体胖,整个人养的像大家族的老太太似的。

  为了供需对等,负责每日往酒楼运送食材的是十里香的伙计,田庄里的佣工只管搭理好庄子即可。

  李氏他们是在露天菜地里沿着拢好的菜畦,种植从蔬菜砖棚里移出秧好的菜苗。因菜田较多,家里养尊处优的女人们也都帮着做事,江沛也不好闲着,拿起木瓢往种好的菜苗上点些水。

  “明日你们弟兄三记得去你爹坟前上柱香,烧些纸钱,咱在这边日子越过越好,也得让他在那边过得好,不缺银子花,千万记得把淘淘考上童生的事情告诉他,让你爹高兴高兴,保佑孙子以后也能当上官老爷。”

  如今李氏不再感叹过去如何了,只是偶尔会提起老伴,但从未提起过她那个已殁的搅家精大儿媳妇。

  “恩,知道了娘。”江二伯既然已经发话了,那这次顺便去祠堂给江家的列祖列宗也烧点纸钱。把家里的事情办完,后日就出发了。

  …………

  多少年没干过重活的江沛浇了半个时辰的水,腰痛的都快直不起来了,捶了捶后腰,看着头顶上的太阳,估摸了下时辰。

  “阿爹,阿爹,看哥哥捉的田螺,还有好多呢。”暖暖两只小手中各抓了一只大田螺,欢喜的朝人群里飞奔过来,到了江沛面前伸手让他瞧,后面跟着疾步追来的淘淘。

  “爹!”淘淘下了车,听说两个堂哥在河边,和众人打声招呼,也跑了过去。之前一直呆在蒲阳城读书没回老家,小时候的事情太过长远只有个模糊的记忆,这次考完童生难得放松两天。

  “时辰不早了,咱们回屋吧,今日三叔给你们做顿好吃的,田庄里存放的好东西多着呢!”

  “阿爹,我要吃大鸡腿!”

  “三叔,暖暖要吃桃花糕!”

  …………

  “姐夫,这两年辛苦你们了,田庄能有如今的模样,多亏有你和大姐。来,我们兄弟三敬你一杯!”几家人在一起人口多,男人女人孩子各一桌。

  “说什么客气话,真要说感激的话,该是我和你大姐,这两年多亏你们的帮衬。再说庄子都是自家的,哪有不上心的理,你们只管在外面奔,家里有我看着呢。”

  没有江家人时,在田庄他就是最大的管事,出门做短工得服别人的管,挣的钱更不能相比,连带着两个儿子也在庄子里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