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牌作家[古穿今]第47节(1 / 2)





  “那就更用不着了,那老太太精神着呢,最近参加了个什么票友协会,一早起来又开始吊嗓子了。”陆妈道。

  徐思垚:“……”这几个长辈身体不错,心态也好完全用不上他们操心。

  挂了电话,徐思垚还是在网上买了点东西给长辈们。

  年底,徐思垚的第一本终于完稿。由于沈彦博对徐三土的文字太过熟悉,评判起来难免有失偏颇,为了得到客观的评价,徐思垚直接把稿件发给了她的出版编辑木槿。

  木槿负责过她的《待字闺中》,对徐三土的文字其实也很熟悉了,但她看文还是习惯性的站在比较商业化的角度,自己的喜恶比较少。

  《旧戏》的题材其实并不算新颖,而且和当下流行的题材都沾不上边,但是一旦静下心来读,就会发现这本书的特别之处。

  那种独特的文风从始至终都保持的很好,故事情节越到后面越精彩,不仅仅是关乎爱情,更关乎忠孝、仁义与家族使命,最后的结局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皆大欢喜,男女主角都失去了很多,却保留住了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木槿看完整本书,基本给不出什么修改意见,明知可以把结局改得更圆满一点,但又觉得那样破坏了这本书整体的效果,她把稿子发给了沈彦博,有一种自己又要做出一本畅销书的预感。

  沈彦博看完整本书,和木槿商议了一个特别为徐三土打造的宣传计划。

  “你这本书放在书店,或者只看内容简介,估计会有很多人错过,所以为了更多人知道这本书,你先发几章到微信公众号上。”

  徐思垚按照木槿说的,先在微信公众号里预告了一下,下面读者纷纷表示期待。

  元旦三天小长假,她每天发一章,等着看读者的反应。

  大部分三土米分当然一如既往喜欢她这种风格,留言说出书必买。

  就在一片叫好声里,有一条很长的评论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留言从诗三百讲到明清,把中国古代文体的发展梳理了一遍,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本来就是一种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文体,更何况。徐三土老师那么好的文笔,居然也为五斗米折腰,开始写了,简直是可悲可叹可惜。

  这留言实在槽点太多,简直不知道从何吐起。

  “大叔,您这是红果果瞧不起啊,多少大师得跟你急啊,曹雪芹都想从棺材里爬出来抽你你知道不?!”

  “怎么了啊,诗词不也写爱情么,爱情是文学千古不变的主题之一。”

  “我们三土女神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您这么高贵,还是出门左转研究您的诗词歌赋去吧。妈的,懂点中国文学史以为自己多了不起似的。”

  “三土女神有这样的奇葩米分,真为三土女神心疼。”

  事情还没完,有几个关注徐三土的读者本身就是作家,一看有人瞧不起,立马怒了,纷纷在自己的微博微信上对这个留言表示了不满。

  如果这条留言的主人不予回应这件事也就过去了,偏偏这人还特别顽固,直接跑到那些作者的文章下和作者对掐,显得特别大义凛然。

  第三十六章

  徐思垚一开始不知道自己的读者闹出了这么大动静,还是木槿给她截图,她才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