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江一明和吴江下飞机后,直接回到队里,召集专案组骨干成员开会,首先,江一明把孙芳芳的日记让左丽、小克和罗进看,当他们一一看完之后,都唏嘘不已不停摇头,左丽忍不住泪流满面,这种结果太出乎他们的意料,太让他们遗憾,这等于他们投入50多个警力,近一月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江一明问他们有什么看法。

  “能有什么看法,白白把腿跑细了。”小克说。

  “不对,如果我们没有把腿跑细了,怎么知道他们都是自杀的结果?怎么写结案报告?现在好了,这案子终于水落石出了,可以给死者家属一个明确的答案,也可以给全市人民一个交代了。”左丽说。

  “别说得太早了,这个案子远远没有结束。”江一明说。

  “难道孙芳芳的日记说的话是假的?她是为了保护幕后主谋?”吴江问。

  “日记应该是真的,但要做笔迹鉴定,看是不是孙芳芳亲自写的?其实从泪水斑斑的日记中,已经能证明是孙芳芳写的,我们接下来的任务是要查出是谁谋杀了他们四个人。”江一明说。

  “他们不是自杀吗?有日记为证啊。”小克感到无比惊愕!

  “他们是互相杀害,不,应该说互相送行,但是,是谁引诱他们去萝卜洞?又是谁把钴60放到洞里?而且用了一外精致的铜盒装着,这个铜的内包装很漂亮,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真正的幕后凶手,是想让他们以为钴60是价值昂贵的东西,可惜铜盒已经被林朗扔进山崖下面了,想找到它等于大海捞针,还有,钴60上面被林朗用小刀刮下的那一层东西是什么?为什么钴60会放在那个人迹罕至的洞里?一定要找出这个人,他的杀人动机是什么?等等一系列的东西有待我们去查证。”江一明说。

  “江队,我来说两句,孙芳芳的日记上说,钴60在黑暗中会发光,拿到洞外又不会发光,我判断是磷,凶手把磷喷涂在钴60上,所以才能在黑暗中发光,林朗也发觉可能是磷,所以他才会用小刀去刮,结果刮下磷之后,他看到了钴60。另外,我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要办,必须立即到孙芳芳的住处去,搜查她住所,比如看看是否有煤气泄漏、电线脱皮、食物下毒等等,我猜想,曲丽平最可能在孙芳芳最爱吃的食物上做手脚,但是她没想到孙芳芳已经开始恶心,不想吃东西,所以孙芳芳才会死在医院里。”罗进说。

  “罗进说得对,刚才我还有想到,罗进,钴60到了半衰期之后,用钴60的单位一般会把它丢弃在什么地方?”

  “一般是深埋在人迹罕至的山洞里,或者大漠深处,我们沿海城市,离大漠很远,处理它要花费十几二十万,所以很多用钴60单位都把埋在没有人去的山洞里,并且把山洞封死,还必须写上严禁强行入内的警示牌。”

  “林朗他们没有看见这个警示牌吗?我想可能是警示牌被故意拿走了,这样吧,我们兵分两路,左丽和小克去孙芳芳的住所查看是否有致命的危险品,我和吴江、罗进去魔芋山的萝卜洞的现场勘察,看是否能查出点线索来。”

  江一明一行三人来到江镇派出所,叫所长安排一个熟悉萝卜洞的民警陪他们上山,所长叫来了一个姓朱的民警陪同。

  朱民警已经50多岁了,一身的警服穿得笔挺,纤尘不染,一看就知道他非常敬业的人。老朱一听说他们在去萝卜洞,而且是有关钴60的事,他把关于他所知道事说给他们听:

  “原来这钴60是第二人民医院埋在萝卜洞里,是1999年秋天,医院放射病科主治医生李中和两个护士一起去的,他们雇用了四个民工把一个铅罐抬上山,也不知为啥,第二人民医院的领导打电话给我们的所长,叫所长派两个民警护送,人民医院的领导可能怕村民不同意他们把钴60埋在萝卜洞,所以要我们护送吧?结果一路平安,什么事也没发生。到了萝卜洞之后,四个民工拿出钢纤、镐头等工具,进入洞的最底部,开始挖坑,他们按李医生的要求,挖了一个宽半米,深两米的坑,然后把铅罐扔进坑里,再填上石头和泥土,做完这些,太阳已经下山,我们就回家了。

  “第二天,李医生打电话问我有没有空,如果有空的话再陪他们上萝卜洞去一趟,我问他还去干吗?他说要带电焊工去,把洞口堵住,我当时也没什么事,就又跟他们上山去了,那四个民工也来了,还多了一个电焊工,民工们肩上扛着钢筋和一个大警示牌,到了萝卜后,民工按照电焊工在要求,用錾子把半圆形的洞口錾出16个小洞,把钢筋插进去,再把它焊起来,这样就连兔子也很难钻进洞了。”

  在说话间已经到了萝卜洞,他们把勘查工具放在地上,开始勘察。洞口没有钢筋焊接成的栅栏。也没有警示牌,但16个插钢筋的小洞还在,靠近洞脚的小洞上有铁锈,这说明铁栅栏是有意被人破坏了。也许这个人就是凶手。但不能排除被贪小便宜的村民偷去当废铁卖了。

  “老朱,警示牌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江一明问。

  “脚是用钢筋做的,印字板是用铝皮做的,因为人民医院怕日子久了,铁皮会生锈。”

  看来这个警示牌也和封洞口的钢筋是同样的命运了。

  经过勘查,洞口外只有四种脚印,虽然经过多天雨水的冲洗,但还是比较清晰,这四种不同的脚印,他们判断是那四个死者的,可是凶手为什么没有留下脚印呢?难道凶手很早就来到萝卜洞?如果在两个月以上的时间来到萝卜洞,那在洞外的脚印肯定会被冲洗得一干二净。

  他们一路勘察,直到洞底里,才发现一堆新鲜的泥土,老朱说那就是埋钴60的坑,显然,凶手把钴60挖了出来,然后喷涂上磷,放进铜盒,再把它放到洞中间的岩石上,让林朗他们看见。

  经过一个下午的勘查,他们终于在洞里找到了一个有价值的鞋印,而且在泥堆里发现了一根头发。

  回到队里,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左丽和小克还没有回家,他们在等着江一明回来,向他汇报搜查的结果,孙芳芳住的是单人宿舍,煤气没有泄漏,电线也没有问题,但是他们从孙芳芳最爱吃的德芙巧克力里发现了情况,因为被撕开的巧克力上面,有死去的蚂蚁,一共5只,除了巧克力外,她的房间没有别的食品,他们已经把巧克力带回来,让罗进检测。另外,孙芳芳的尸体已经运到,左丽签收了,放在解剖室里,等待尸检。

  从今天在萝卜洞勘查的结果来看,已经可以判断四个死者属于他杀,接下来罗进的任务最重,尸检和检测毒物,以及从现场提取回来的头发的足迹都要罗进去做,虽然罗进配有一个助手,但李晓青是从底层医院调进罪证中心的,她对法医学并不精通,只能做罗进的助手,有时做助手也不够格,听说是前任领导把她调来的,接神容易送神难,把她调走却是一件为难的事,还好李晓青深知自己的知识不够,常常到警校法医系去充电,一年没多少时间在实验室,因此罗进常闹着要给他们实验室补充新鲜血液。

  江一明把萝卜洞勘查的情况跟左丽和小克简单说了一下,互相分析和讨论要从哪里着手调查此案。

  “这个凶手当时去萝卜洞挖钴60时,肯定要穿防辐射服,这种防x光射线的铅服很少商店有卖,而且价钱昂贵,到网上查一下,看我市有多少家卖这种铅服铅衣,这样范围就缩小了很多,少走了很多弯路。”罗进说。

  “假如凶手穿的铅服是偷来的呢?”小克问。

  “也有这种可能,如果是偷来的,也比较好查,使用铅服的单位不会很多,我想不会超过50家吧,一一去查也不难,只要哪个单位的铅服被盗了,用我们高科技的手法去抓小偷应该比较容易吧?你们上次不是在一只蚊子身上就把江洋大盗给揪出来了吗?”

  “正是。”小克得意地说。说到这里,左丽立即想起了那个忧郁的唐远和那个梦幻般的下午,她的思想开始走神……

  “我有一个想法,也许可以从这里入手,曲丽平说她是看了一部盗墓小说后,才决定去找魔芋山和萝卜洞的,根据我们调查,曲丽平并不喜欢看盗墓小说,她喜欢旅游、跳舞、打保龄球,为什么她突然会去看网络小说呢?我觉得可能有人把网络小说下载下来,寄到她的邮箱里,她被小说的情节深深吸引,特别是那座山就在我市郊区,这更让她痴迷,当然,小说的地名肯定被改过,要不不可能那么巧,这个寄小说给她的人可能就是凶手。”江一明说。

  “我赞同江队的想法,这凶手一定会想方设法把曲丽平引诱到萝卜洞去,但他又不能让曲丽平知道,当然也包括我们在内,所以他只能下载情节引人入胜的小说寄给她,使她上当。”左丽说。

  “明天左丽和小克去曲丽平家,想办法得到她父母的支持,打开曲丽平的邮箱和qq,看她的邮件中,是否有关魔鬼山的描写,我和吴江去查铅服,罗进做好自己现有的工作,大家还有没有什么疑问?没有就散会吧。”

  江一明上网查了一下,全市只有三家出售防辐射铅服的,他和吴江一起去走访了这三家的老板,还查看了他们今年4月到5月卖出去的铅服,因为根据萝卜洞里被挖出的泥土的检测,凶手就是在这两个月里挖的,三家一共卖出去5件,分别是长江炼钢厂、市立医院(三件)、辐射金属研究所,他们对这三家单位进行一一走访,他们的铅服都好好锁在衣柜里,从来没有少过,也没有借过任何人。

  那么,接下来对所有使用铅服的单位进行走访了,这可是大工程,如果像罗进说的那样的50家用铅服的单位,那么一一进行走访,最少也得一个星期,但是又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幸运的是,他们第三天就找到丢失铅服的单位,原来这是市郊一家名叫江科的良种场,江一明问场长他们的铅服是什么时候被盗的,场长说今年四月底。这个时间正好对得上,他们眼里闪出了希望之光。

  他们叫场长把他们带到存放铅服的地方看看,原来场里的育种员把铅服锁在一楼的衣柜里,头一天还在用,第二天被盗了,小偷把窗门的钢筋用棍子撬弯钻进来,把衣柜的暗锁撬开,再把铅服偷走的,其中包括铅裤、铅鞋、铅帽一整套都偷走,也不知小偷偷去干吗?

  吴江问:“你们报警了吗?”

  “报了,来了个警察,看看就走了,也不带工具来勘查,能有什么结果呢?”

  吴江查看了一下被撬弯的钢筋,它是被小偷用铁棍撬弯的,虽然窗门上的钢筋已经被整修直了,但还有痕迹留在上面。

  江一明查看衣柜,暗锁是用螺丝刀撬开的,已经换上了新锁,江一明从衣柜外面和里面的中下方提取出几枚指纹,从指纹清晰度判断,此人的力度很大,可能是小偷留下的,因为育种员说那衣柜只有他有钥匙,而经过肉眼比对,不是育种员的,从指纹留下的地方判断,此人身高才1.60米左右,有了这些物证和信息就不难把小偷找出来。

  回到队里,吴江把指纹输入指纹库进行比对,竟然有一个尾数为0790的指纹和它的相符率为99.92%,一查这个指纹主人的资料,是一个名叫黄大为的惯偷,曾经是“三进宫”,但每次进监狱都不到两年就出来,他是市郊的无业游民,平时好吃懒做,都以偷鸡摸狗为生。

  江一明和吴江赶到黄大为的家,他的父亲说他已经半个月没有回家了,也不知死到哪去了。通过对当地派出所和黄大为邻居的了解,他父亲说的话属实,江一明只好叫他父亲把黄大为的电话告诉他,叫派出所暗中盯住黄大为,一旦回家,立即将他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