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9节(1 / 2)





  第109章 秋收

  赵宅里的一场闹剧无人能知,沈安侯到底给了廖都尉面子, 并没有打赵家的上门去。这倒不是他有多好说话, 而是眼见着秋收渐近,他想趁热打铁,让府兵们参与百姓的粮食收割, 顺便再摸一摸琨郡的底细而已。

  廖都尉对此完全没有意见, 对着兵士们一通鼓动之后, 便令他们听从沈侯爷的指挥。

  沈汀自然也带着沈府的家丁参与进来。他还带着些孩子气的爽朗, 也不嫌农活脏累,很快就和士兵们百姓们打成一片。

  有了一群身强力壮的劳力加入,这一年的秋收变得异常轻松。百姓们学着他们的样子,不再各自为战,而是将人手组织在一起,一家一家的收割过去,竟是比往年的速度快出了一倍有余。而有了沈汀时不时的冒头,无论收粮的商户还是收税的小吏, 都不敢在其中动什么手脚, 倒是顺势让百姓们小赚了一笔,能够过个肥年。

  琨郡百姓对此自然是欢欣鼓舞, 赵家上下却是越发的不爽了。盖因他们家隐田隐户不少,自然不敢让沈安侯派人进来“帮忙”。这么一来苦了的就是赵家的佃户,虽然大伙儿必须依靠赵家生存,但心底的抱怨总是会流露出一二,让赵家主烦不胜烦。

  偏这时候天公不作美, 突然连续下了几日暴雨。周边百姓的农田早就收拾妥当,该晒的该收的都进了仓库。如沈员外这般的富户虽然也没让府兵“帮忙”,但他们田产和赵家比起来实在不多,紧赶慢赶的也没什么损失。唯有赵家的佃户看着被水浸泡的稻子在雨中流下泪来,心里不免越发愤恨,若不是家主多次拒绝太守大人的好意,他们也该过个丰收年的。

  看着李郡丞一日比一日发苦的脸色和欲言又止的神情,沈安侯和武长安等人亦是故作不知,反而拉着他看起了水车的图纸。其实早在六月刚来时,林菁就安排着熟手在太守府里建了水车自凉亭,让李郡丞叹为观止。如今听说沈大老爷有意发动百姓和府兵一块儿在沿河一路建造放大版的水车,改善琨郡的浇灌困局,要说他心中没有触动是不可能的。只他更关心另一件事儿:“为何这水车的建造路线,偏生绕开了赵家的农田?”

  沈大老爷深深看他一眼,沈汀则是直接嗤笑出声来:“我们倒是想建啊,可也得赵家放我们进去吧。我们连他们农田如何分布都不清楚呢,就这么瞎建不成?这一座水车下来,花费可是不低的。”

  李郡丞老脸一红,武长安还在继续插刀:“赵家多是良田,离水源也不远,便是没有水车也无妨。太守大人是一郡之长,考虑的自然是郡中百姓的生活,而不是便宜了某家某户。”

  便是温文谦逊的沈淞也闲闲来了一句:“我看账目上登记,赵家的良田并不多,反而周边多是荒地,既如此又何必耗费恁多人力物力呢?”

  登记成荒地自然是为了逃税啊,否则隐田隐户从何而来?可这时候李郡丞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吞,再不敢说出为赵家建水车的事情。偏沈安侯还不放过他,直言道:“郡丞大人虽然出身赵家,可身为一郡长官,还望能够以身作则为百姓谋福利才好。”

  当着同僚的面被打脸,李郡丞便是城府再深也变了颜色。咬着牙躬身认了错,秦江却毫不留情的补了最后一刀:“说起来安平县每年修建水渠花费不少,咱们看着也确实是整整齐齐的,百姓都说县令大人干的极好——那是不是他们这段就可以不用建水车了?”

  “我看可以。”沈汀首先跳起来举手赞同:“按照账册上看,他们在源头上可没少修建堤坝,还带着我看了几处呢,确实做的极好。咱们若是修建水车,反而是浪费了这些花费布置,还不如节约些钱财用在其他县里。”

  “这可万万使不得。”李郡丞顾不得其他,赶忙阻拦,立刻收到五双疑惑的眼神:“为何使不得?当初便是你说赵县令做的好,还带我们看过,难道那些都是假的不成?”

  李郡丞咽了咽口水,脑子里飞快的转动,总算找出了个理由:“百姓愚昧,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若是其他三县都修建水车,唯独落下安平县,只怕县中百姓心中不服啊。”

  “可郡中年年给安平拨款修水渠,也没见其他三县不服啊,难道赵县令的手段还不如周县令郑县令不成?”沈汀“天真”的问道:“再说县中百姓对他推崇有加可不是假的吧,大不了咱们今年再帮着他们把水渠扩一扩呗。”

  那些水渠……李郡丞仿佛口里含了黄连,那些水渠都不过是糊弄上官的样子货啊,否则哪里需要年年休整还耗费颇多呢?可这话实在不能说,否则严查下来,赵县令的官场之路就算走到头了。

  沈安侯等人见李郡丞不再说话,便将他晾在一边自顾自的继续商讨下去。直到他们请了廖都尉前来布置建造事宜,李郡丞还是没缓过劲儿来,就这么呆呆愣愣的在一旁站了一整天。

  都尉大人第一次见到李郡丞如此失态,只当着沈安侯的面儿,他也不好多问什么。等听了沈大老爷的设想,又看过水车的功效,廖都尉早把李郡丞抛到了脑后,连声称赞道:“若是此事可成,绝对是琨郡百姓之福,以后再也不用为了春秋两季的农田灌溉而伤神了。”

  沈安侯自是谦虚几句,这才切入正题:“虽说是为了百姓做事,但这些技术若是透露出去终归不好。只是光靠我家家丁,要将所有水车做出来显然是不够,是以我希望大人能够让府兵前来学习营造的法子,等水车建好了,再带领百姓们按照咱们的规划挖渠引水可行?”

  “太守大人考虑周全,廖某责无旁贷。”学习如何建造水车可不是坏事儿,这些府兵若是能有一技之长,将来退役后也能活的更轻松些。他回头将这事儿在都尉府里已宣布,果然大部分兵士都十分雀跃,恨不得隔天便加入这场盛世中。

  百姓们在秋收时便得了和府兵一块儿劳作的好处,听说要做劳役,也没什么抵触心里。徐县令虽然没什么治国平天下的想法,但也犯不着和沈大老爷对着干,听沈安侯想以临平县作为试点修建水车,二话不说便同意了,还让县中上下极力配合。

  沈家的家丁是做各类手工活的老手,虽然这水车比平日里在家修建的大出不少,可建造工艺是差不多的路数。沈安侯为了保险起见,还和林菁一块儿重新算了参数,做了些修改。是以七八天后,第一辆水车终于拼装完成,在河边矗立起来时,让闷头劳作的百姓和府兵都吓了一跳——只需要三五个人登上去用力踩,河里的水便自动从低处升了上来,一格一格的灌进了修好的水渠入口,哗啦啦的顺着渠道往远处的田里奔流。

  这可比一桶一桶的提水方便多了!百姓们无不欢欣鼓舞,更加认定新来的太守大人不仅爱民如子,还无所不能。才来不过三个月,沈安侯便顺利收拢了民心,也足够让赵家越发的心烦意乱。

  都说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辆水车的建成,后头的事儿便越发顺利。若说往年劳役让百姓们苦不堪言,可今年的挖水渠修水道却让他们心中满是期望,无不拼尽气力热火朝天的干着,更无人偷奸耍滑的躲懒。

  “太守公子说了,这都是为了我们自个儿做事呢。”有老农乐呵呵的一边锄地一边笑:“也就是今年劳累些,等明年开春,我们可不得轻松的多了?”

  “何止是明年?”另一名年轻些的汉子抹了把汗,脸上亦是笑意:“公子说了,水车只要不遭到恶意破坏,可以用上十几年上百年呢,咱们琨郡以后种地都不用再为浇水发愁了。”

  “没错没错,太守大人是个好人啊,竟然能想出这般法子,让河里的水自己跑上来,咱们可不用学着隔壁县里去挖那些极深还没什么用的渠了。”

  “那边啊,”有人摇头嗤笑:“他们这次要倒大霉了。”

  “行了行了别说话了,休息够了就赶紧接着干。”有人使了个眼色,所有人立刻闭口不言,心里却忍不住嘲讽:“安平县的人年年仗着赵家和临平县抢水,如今可看他们怎么抢得过。”

  和他们预料的一样,安平县里如今已是人心惶惶,不少人都听说了修水车之事要绕过他们县的传闻。赵县令已经摔了无数个杯子,可无论他怎么威逼利诱,李郡丞就是一句话:“上官之意已决,恕我无能为力。”

  “该死的李亮李天照,你别忘了你能有今天是靠的谁!”赵县令一把攥住他的衣领,结果被拍开:“我早就让你服软,你偏偏想让沈太守低头,自作孽不可活,我能有什么办法?”

  “那就给他制造麻烦,让他不得不低头!”赵县令低声喝到:“这些手段你又不是没用过,如今装什么贤良。”

  “此一时彼一时。”李郡丞冷眼看他:“如今百姓已经丰收,心中对他感激,自然不会给他找麻烦。廖都尉与他站在一条船上,开始和我疏远了,若是我有所异动,只怕立刻就会被他拿下。你若是不信,只管自己试一试,只是到时候结果如何,都得你自己担着。”

  “担着便担着。”赵县令心中仍是不信,摔了手转身就走:“凭我们赵家两百年的根基,难道还奈何不了一个沈安侯?”

  确实是奈何不了。李郡丞默默的看他走远,心头苦涩,自己这么多年留在琨郡照顾赵家,就是为了给他们一方净土,培养起新的良才来,没想到努力这么多年,养出来的就是这么个货色,如何能不叫他心痛?

  “实在是抱歉了。”他缓步走进自家的后院,在祠堂中对着两块牌位低声喃呢:“赵家的养育之恩,我一定尽力回报,便是牺牲一切也在所不惜。可若是他们自己立不起来,我便是耗尽心力,又能如何呢?只怕还要被他们当做白眼狼一般,在背后给我插上一刀啊。”

  第110章 赵家的应对

  沈安侯说到做到,在临平县的水车安置妥当调试无误后, 便让沈汀带着人直奔宜安县去了, 留下安平县几乎快要吵翻了天。赵县令心中最后一点希望彻底熄灭,当晚便带着心腹回了赵家,准备尝一尝沈安侯看看轻视他们赵家的后果。

  沈安侯早就防着他了, 看他要一条道走到黑, 不免一笑:“我只怕你给我低头呢, 如今这样才是正好。”

  赵家能有什么手段呢?无非是联合琨郡的商户们一块儿排挤太守大人罢了。可沈安侯会怕这个吗?他手里的秘密武器可多着呢。

  果不其然, 宜安县的水车建起来没两座,琨郡的盐商们就跑到了太守府哭诉,直言最近盐价上涨,还供不应求,他们进不到货,没法儿做买卖倒是其次,只是苦了郡中百姓,心中十分愧疚。

  沈安侯好生安抚了一番, 转头便一封飞鸽传书发了出去。过不得两日, 正在龙江上跟着九曲寨的新任寨主赵良一块儿浪的岑易微微一笑:“兄弟们,咱们的生意到了。”

  不就是缺盐吗?没事儿, 本地进不来货,外头有的是商人愿意做这生意。早就打通了星州陆路的镖师们护送着岑大老板一路疾驰,等到琨郡外头才放慢了脚步:“现在里头情况怎样?”

  “百姓们已经有些怨言,但大老爷的威信犹在,郡中并无惊慌。”

  “那些盐商呢?屯着盐他们想闹哪样?”